追本溯源:不胫而走的“胫”
不胫而走这个词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但其中的“胫”字却很少有人知道其详细含义。那么,胫到底指的是什么?今天,我们将一起来探寻这个医学术语的来龙去脉。
胫是什么?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胫骨的概念。胫骨是人体长骨的一种,位于下肢,与腓骨一起构成了小腿。从膝关节连着胫骨头滑入脚踝,是人类体内最长、最重的骨头之一。胫骨强度高于钢铁,是人体同时受到双脚着地时承受极大压力的最重要骨骼之一,承担着人体保持平衡、支撑体重的重要角色。
不胫而走的来历
不胫而走是形容一些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走路步态,来源于临床上的一种症状:慢性神经性疾病引起的步态异常,其特点是膝关节屈曲,脚部前掷,脚跟着地,先脚掌着地,足弓下坍,整个行走过程无胫骨参与。常见于神经病、脊髓灰质炎、小脑萎缩、帕金森病和脑瘤等疾病患者。
小结
胫骨是承载人体重量最重要的骨头之一,同时也是一些临床症状的来源——不胫而走。“胫”这个字在中文里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此,例如“胫部”是指小腿前侧的部位,而“腓胫膜”是指围绕小腿骨上部的膜状组织。胫骨及其相关字眼虽然已经被人熟知,但是我们常常忽略其中的细节,导致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出现误区。因此,在接下来的学习中,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了解这些词汇的来源和相关知识点,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医学水平。